第46届世赛省选拔赛临近,专访世赛重型车辆技术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刘庆华

湖北省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工作总结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备战工作动员会在武汉召开。会上,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技术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刘庆华作了题为《夯实基础 追求卓越》的专题报告。会后,小编对刘庆华组长进行了采访。

640.webp.jpg 

 

小编:重型车辆维修项目是在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列入竞赛项目的,中国参与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这一项目的比赛,首次参与获得了第9名的成绩,第45届我国获得优胜奖的成绩。您作为该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和我们聊聊在整个备赛参赛过程中的感受吧。

刘庆华:技术难。重型车辆维修比任何交通领域的车辆维修都要困难和复杂,难点在于它的发动机技术、操作装置和变速传送系统很先进,控制系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智能化程度。多种因素组合起来,对于很多制造业还没有达到这一步的国家来说,难度很大,选手凑不齐。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参与这一项目比赛的1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亚洲唯一参赛的国家。资金难。目前一辆车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对于院校来说投资太大,为了克服设备欠缺这一阻碍,我们要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校方和企业双方受益,形成百家齐放 、各家争鸣之势。选拔难。目前涉及到制造业领域,各个国家普遍缺乏技艺精湛的技术人才。所以要选拔出好的选手是我国参赛的一个瓶颈。

 

小编:就世赛重型车辆技术项目考核重点和当前世赛发展形势来看,您认为中国选手和国外选手的差距在哪里?

刘庆华:这一届我们的选手得分与冠军选手只相差2分,这说明我们的差距在一步一步缩小,同时我认为我们的选手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是吃透世赛考核相关内容。世赛的考核、评分标准反映的是这个行业的国际发展趋势,我们参赛团队首先就要吃透世赛的规则和标准,与其它国家进行交流沟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中国的技能水平不断与世界接轨。二是攻破语言障碍。世赛要求选手全程英文交流沟通,我们首先要攻破语言障碍,要努力做好“四到”,即说到、做到、指到、写到。第44届我国参赛选手吴杰正是由于英文书写能力欠缺,惨遭丢分,这很遗憾。三是练就融会贯通能力。融会贯通是种综合能力, 我们的选手不仅要注意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而且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国外选手比我们强很多。

 

小编:结合技工教育现状,您认为该如何将世赛成果更好地用于技工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办学实践呢?

刘庆华:世界技能大赛具有展示、宣传、评价、激励、导向等多重功能,是技工院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技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赛也会根据当下世界技能发展的现状及其未来的需求来进行调整,它的比赛方向往往与行业的发展趋势紧密相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这个行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首先,教学标准要与行业接轨。借鉴世赛先进的技能理念、技能标准、评价体系,努力将竞赛标准向教学标准转化。其次,结合世赛规则,做好课程改革。世赛规则对我们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对照世赛标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积极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小编: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中国上海举办,做好我省参赛备战工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刘庆华: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是世赛的兴盛期,湖北省一定要抢抓机遇。我个人认为:院校要高度重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备战工作,并积极全面做好选手选拔和集训开展工作;对接世赛标准,投资引进先进标准的世赛设备,建设功能完善的世赛场地,搭建设施齐全的训练环境;从“为积极而教”的视角重新定位世界技能大赛的积极意义, 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健康心理素质的综合环境,形成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在有收获的地方学习的氛围。

 

小编:请您用几句话寄语湖北技能青年。

刘庆华:在上海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之际,我希望我省技能青年选手发扬不断钻研、锐意进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刻苦训练,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和日常口语技能,不辜负国家的希望,为学校、为家乡、为祖国争得荣誉。预祝湖北省选手在中国上海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