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照亮征程,匠心成就梦想。随着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日益临近,各赛项备赛进入冲刺阶段,一群怀揣梦想的选手们正以饱满热情和严谨态度打磨技艺,期待在国赛舞台上展现荆楚健儿的独特风采。
今天让我们走近木工赛项选手蔡光明,聆听他与技能项目的结缘故事,感受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践行。
走进木工赛项集训基地,锯切声与木屑翻飞间,年轻的蔡光明手握标尺,眼神里是对毫厘的绝对虔诚。这位即将出征全国技能大赛的选手,正将自己锤炼为木料间最敏锐的“标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蔡光明深知手中工具的分量,“工具上要求不能有误差,如果有就要及时调试,将它们练到有感情。”在他看来,工具是手与眼的延伸,是匠人思想的忠实执行者。这份近乎苛刻的严谨,贯穿于他每天与标尺、刻刀的反复对话中,将误差存在的空间压缩至极限。
然而,真正的战场在放样——木工的灵魂第一步。“最困难的地方无疑就是放样,”蔡光明坦言这步是“最耗时烧脑”的较量。在基地的日日夜夜,他沉浸在图纸构成的迷宫中,磨炼识图慧眼与空间拆解力。每当复杂结构令思路受阻,教练与学长的经验便化作穿透迷雾的光,助他步步拆解,直抵精准。
这日复一日的放样精度锤炼,正是他冲击国赛领奖台的关键砝码。“执着的坚守,在重复的锯切、拼接中耐住寂寞,坚信每一次细微的精进都在堆砌更高的技艺山峰。”这信念支撑着他在灯下无数次的推拉锯割,让每一道微小的木屑都落向心之所向——那座由技艺堆叠成的、看不见却巍峨的山峰。
锯刃轻响,凿木声声,蔡光明在方寸木料间延续着手艺的虔敬。于他而言,每一刀精确的切削,每一道完美的榫卯,都是在第三届国赛征途上刻下的坚实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