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围城,但湖北省选手闯关2020年中国技能大赛,冲击2021年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意志和锐气,却一直勇往无前。即便是蜗居在家,他们依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各种招数,坚持训练......
双向交流渠道
2月7日,武汉。
电子技术项目小组第一次交流会议通过QQ语音平台于当天上午10:30召开,交流会由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指导老师周仕林和凌云集团培训中心指导老师潘华娟主持,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凌云集团、武汉市船舶信息学院参赛学员参加。会议一方面对电子技术项目竞赛三个模块的年前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根据前期对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编程的课程内容制定了下一步学习框架和方向;另一方面,为切实有效的远程监控和辅导学员,会议要求学员每天制定对模电数电电路和软件编程两方面的学习计划。
虽然大家彼此没有见面,但会议制定的相关计划却掷地有声。
第一,会议规定学员每天制定学习计划,并当天汇报完成情况;第二,学习计划的落地,依据给定的学习框架和方向,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不在多少,但求一步一个脚印;第三,建立学习计划闭环,通过对具体电路的仿真和程序的调试,来验证学习情况;第四,注重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程序编译完成后,学员间可以进行相互检查、检测。会议最后确定,每晚7点指导老师收当天的作业,并对当天学习内容进行检查和答疑。
武汉封城,但武汉仪表电子学校作为市级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集训基地 ,学员们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训练。为有效解决基地学员因疫情而无法正常在校开展现场集训的现状,该基地借助网络,搭建空中学习平台,为指导老师和学员建立教学和辅导的双向交流渠道,实现指导老师“停课不离教”,参赛学员“停课不停训”。
打造“云课堂”
湖北,荆门技师学院。
为做好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备赛工作,确保世赛集训工作在预防疫情期间能够科学、有序地开展,荆门技师学院一众“技能人”克服重重困难,创新培训模式、打造“技能云”教学平台,“停学不停课、训练不停止”,努力完成世赛备战任务。
疫情发生以来,荆门技师学院制订了可实施的集训教学计划和指导时间表。目前,荆门技师学院共有五个参数项目,分别是工业控制、移动机器人、电气装置、车身修理、数控车,共有10名指导老师和18名学生参加。根据项目特点,结合学生在家居住等实际情况,各指导老师充分整合学院原有的线上教学平台和人社部开发的”技工教育平台”课程资源,制作了各项目教学课件,利用“腾讯课堂”“微师平台”“钉钉直播”等远程教学平台开展指导教学;利用QQ老师助手进行作业布置及教学评价。移动机器人项目指导老师廖开喜克服学生不能到训练场地的困难,把之前在学院实训基地拍摄的机器人运动、视觉、传感器三个模块演示视频,通过腾讯课堂平台展开“空中接力”,先传给集训队每一个学生,等在线讲解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后,再往下传给下一个学生……数控车项目指导老师李小会利用QQ老师助手,手把手讲解CAD绘图技巧和详细步骤,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除搞好教学外,指导老师们还从心理上关爱学生。他们制作了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范的宣传小册子、发送了国家体育总局制订的体育居家锻炼(中小学生)视频,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疫情防控知识,提供给学生正确、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让他们做到学习、锻炼两不误。同时,指导老师们还要求每位集训学生每天汇报自己的身体状态。截至目前,18名集训学生身体状况都良好。面对疫情,指导老师们表示,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教学困难,创造条件让每一位集训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提升技能水平,为荆门技师学院再创世赛佳绩贡献自已的光和热。
风雨过后 微笑相见
咬定青山不放松,湖北三峡技师学院师生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虽然不能在校园里备战,但湖北三峡技师学院的两个参赛项目的同学们,没有一个人松懈,大家都在家里通过网络来学习,来训练。通过网络,CAD机械设计项目选手严榆坤在家里完成了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与教练沟通并反复练习。通过网络,工业控制项目选手文谨宜在家里完成了教练布置的编程任务,同时,在家每天积极做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疫情防控紧抓不放,世赛备战训练一刻不松。在湖北省,各基地选手一直斗志昂扬,保持着弓满弦张的备战状态。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湖北的技能健儿和全国备战世赛的选手一样,期待着风雨过后,大家微笑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