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快递行业快速兴起,
新兴业态中的劳动关系复杂,
社会保障程度不高。
公众对快递员也存在一些负面印象,
从业素质低、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配送过程不够规范,快递终端建设滞后
……
种种争议给快递从业人员
带来了不少困难
近日,湖北省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快递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吸引力
快来看看吧!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快递小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我省快递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结合湖北省邮政行业实际,开展关于全省快递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一、培训哪些内容?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职业素养培训,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环保、健康卫生、就业指导等内容贯彻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服务标准、作业规程、绿色环保、智能设备、车辆安全驾驶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大快递业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跨境电子商务等新技能培训力度。
二、多项培训齐发展
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依法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企业新录用人员(包含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新录用人员,下同),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1年内开展培训的,可申请享受培训补贴。培训时间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可连续进行,也可间断进行,但一个班次的培训一般应在一个月内完成。培训不少于20个课时,可采取集中培训、线上培训、岗位实训等多种方式进行(线上培训时长一般不超过30%,线下培训时长一般不少于70%,下同)。培训结束后,按考试合格人数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岗位技能培训。依法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企业在岗职工,开展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等方面的培训及转岗转业培训,可申请享受培训补贴。培训可采取集中培训、线上培训、岗位实训、师带徒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学时不少于20个课时,可连续进行,也可间断进行,但一个班次一般应在一个月内完成。
以工代训。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邮政快递企业开展以工代训,享受有关补贴政策。对中小微快递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根据吸纳人数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快递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以训稳岗的,根据组织以工代训人数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
职业技能竞赛培训。快递企业职工参加纳入县(市、区)级、市州级、省级、国家级人社部门年度竞赛计划的职业技能竞赛,对进入决赛的企业职工,按规定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快递企业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的,按进入决赛阶段的职工人数,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新型学徒制培训。培训对象为与企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新招用和转岗等职工。学徒培养目标以符合快递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各快递企业可联合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进行培训。
三、如何开展培训?
企业申报。符合条件的快递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地邮政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实际,协调做好企业培训申报的有关统筹工作。
办班备案。培训开始前,快递企业应将年度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及相关资料提交当地人社部门,经审核同意后开班培训。
健全台账。快递企业要按当地人社部门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培训台账资料,包括开班申请、学员名册、教学计划、授课教师信息、考勤记录、授课视频资料、补贴申请资料等,加强培训过程监管,确保培训质量。
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按规定对参训学员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发放培训合格证书,需要进行技能评价鉴定培训项目按规定申请参加评价鉴定考核。
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支撑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就业创业。快递企业要聚焦新产业、新技能发展需求,结合当前快递业运营实际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并将需求及时反馈至邮政管理部门。各地邮政管理部门要主动对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了解有关培训政策,做好快递企业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实施快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查看原文和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