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有6个县(市、区)处于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区域,退捕渔民安置人数3124人,是湖北退捕渔民安置工作的重点区域。黄冈市人社局全力推进退捕渔民安置工作,扎实开展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已组织开展退捕渔民技能培训927人,提升了渔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了渔民转产转业。
调研摸排精准抓培训
加强摸排和调研指导,将长江退捕渔民作为就业重点人群,纳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范围。
一是加强摸底排查。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对长江流域6个县(市、区)退捕渔民信息进行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本地退捕渔民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就业技能和培训意愿等情况,并逐户逐人登记造册,分类建立退捕渔民技能培训需求信息台账,锁定了全市3124名退捕渔民,其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共2403人。
二是加强调研指导。先后5次组织专班到沿江6个县(市、区)开展退捕渔民安置工作调研,督促各地落实安置政策,指导各地精准合理制定退捕渔民技能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对培训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效果实。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将退捕渔民免费培训政策、培训流程、培训方式及推荐就业等事项制成明白卡、宣传册,依托基层人社平台、驻村干部,走村串户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同时,通过电视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向社会公告,召开专场招聘会现场宣讲,让免费培训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多措并举全力抓培训
结合退捕渔民不同特点和培训需求,为退捕渔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技能培训服务。
一是充分考虑退捕渔民现有技能水平,依托沿江沿湖资源生态优势,重点组织开展适合渔民特点的水产养殖、水产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黄梅、浠水、蕲春会同农业农村部门,组织570名退捕渔民开展畜牧养殖、虾稻连作、水产养殖、渔业技能等实用技术培训,让渔民掌握一技之长。
二是充分考虑退捕渔民沿江分散居住、不习惯固定时间工作等现实因素,结合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为退捕渔民提供全天候、可居家的线上就业创业培训。武穴市组织28名退捕渔民开展线上创业培训,提升渔民的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充分考虑退捕渔民自身素质和个人意愿,依托当地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优势,黄州区、团风、蕲春组织49名退捕渔民开展电子商务、家政服务、汽车驾驶和计算机应用等职业技能培训,拓宽了渔民转产转业渠道。
拓展就业渠道抓培训
将退捕渔民技能培训与就业创业同步推进。全市2403名需转产安置的退捕渔民,已转产就业2375名,转产就业率达98.8%。
一是定向培训促就业。将培训专业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深入企业开展用工调查,根据企业需求组织退捕渔民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培训,建立“用人单位、退捕渔民、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实行一对一的岗位对接,提高退捕渔民转移就业率。
二是示范带动促就业。武穴市退捕渔民章烈军、张增高,退捕上岸后运用创业培训学习掌握的水产养殖技术,承包30亩鱼塘进行水产养殖,由“捕鱼人”变为“养鱼人”,在当地起到良好带动效应。
三是送岗服务促就业。组织专班入户上门为退捕渔民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政策宣传,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培训、就业信息。黄梅县以金秋招聘月为契机,举办“送服务上门、助渔民上岗”专场招聘会,组织48家规模企业参加现场招聘,为退捕渔民提供2200个就业岗位,吸引1100余名渔民现场应聘,达成意向184人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1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200余人,为退捕渔民转产转业搭建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