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总体概况
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汉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支持和协助下,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圆满完成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和考核鉴定工作。

此次培训涉及信号工、AFC维修工、通信工、客运值班员、供电维修工、线路工、电动客车司机、车辆检修工等8个工种,共计1423人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其中考核合格1369人,合格率96.2%。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19.08 | 提交企业备案材料 |
2019.11 | 取得开展培训资质 |
2019.11 | 提交培训方案并获批 |
2019.11 | 举办开班仪式 |
2019.12 | 正式开展培训 |
2021.01 | 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 |
2021.02 | 完成培训工作 |
2021.06 | 完成考核鉴定工作 |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主要做法
一、抓氛围营造
积极动员,广泛宣传,公司在内部张贴培训海报、悬挂宣传横幅,培训工作重要节点事件通过公司内网、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报道;

强化参训师徒身份认同,举办开班仪式,并为参加培训的导师和学徒配备2000余套具有鲜明标志的学习文具和胸牌。
二、抓组织建设
公司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工作组和执行组,组建公司、部门、车间三级培训管理梯队,配备培训组织人员70余人,使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任务发布、效果反馈、进度跟踪等工作能够迅速传达执行。

三、抓制度建设
公司制定并完善4项制度、6个办法,明确了企业、培训机构、导师和学徒的职责和义务,对培训组织、培训形式、考核方式、培训奖励等做了具体说明;
发挥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同台优势,实现组织分工、师资管理、学徒管理、考核验收等制度互通。
四、抓标准制定
公司集中专业技术力量修订了开展培训的8个工种的岗位标准,详列了每个工种的技能等级、培养方向及核心知识和技能,对各个等级员工的职业素养、知识结构、技能要求、考核权重等进行了明确要求;

公司组织行业专家对岗位标准进行了评审,经评审通过后正式启用。
五、抓方案细化
结合培训目标和岗位标准要求,将培训内容细分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生产现场设备培训、作业要求知识培训和通用实操培训;

在培训方案中明确培训的时间节点、学习形式、课程清单、师资配置、技能目标、过程记录、考核验收等关键环节,为项目培训提供依据。
六、抓资金保障
公司注重对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的资金保障,将其列入公司年度预算,及时、足额提供资金,用于编制印制培训教材、购买培训物资、发放培训导师授课费、考务费等,有利保障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七、抓师资管理
公司范围内遴选出高级工和助理工程师及以上培训导师1047名;
严格控制师徒比例,每位导师带教学徒不超过3人;
动态管理师徒关系,根据需要先后调整师徒关系132对;
严把授课质量,理论课程均采用PPT授课,实操培训均要求导师现场示范,学员观摩操作。
八、抓过程管理
加强师徒沟通,安排配对师徒每月开展至少4次师徒带教;
贯彻痕迹管理,培训过程中拍摄照片和视频,并留有纸质签到表、培训记录表和师徒带教表存档;
强化组织监督,在培训开展期间,教育培训中心不定期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培训工作严谨规范。
九、抓考核鉴定
验收考核分学分制考核和结业验收考核,两者均通过即为考核合格;
学分制考核包括操行学分和课程学分考核,其中操行学分由各部门为其综合评定,需达到60分以上;课程学分由学徒参加培训课程后获得,需达到80分以上,两者均符合要求即为学分制考核合格;
通过学分制考核后,学徒可参加结业验收考核,理论和实操考核成绩均达到60分即为结业验收考核合格;

公司向市人社部门申请并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对于参训的车辆检修工、信号工等7个工种,采取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方式,对于参训的电动客车司机(国家准入类工种),采取普通考核验收的方式,为参训学徒开展结业验收考核工作。

十、抓进度汇报
公司在培训开展过程中与市人社部门保持沟通,及时汇报培训工作节点,主动接受市人社部门的检查和督导。
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制开展成效
积累了培训经验
通过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公司在技工培养、师带徒培训、技能等级认定、课程设置及优化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培训交流,协助市人社部门在武汉地铁三金潭车辆段举办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促进了员工成长
本次培训为新员工提供了技能快速提升的平台,通过为期一年的培训帮助新进员工系统的掌握了中级工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使其更好地胜任现有岗位。
锻炼了师资队伍
通过本次培训,提升了公司培训师资的总体实力,培训导师在课件制作、授课技巧、表达能力、现场控制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发掘了一批新兴培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