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前几个月我们就开始练习,从没有底气到现在信心十足,这离不开老师、同学的教导和帮助。”近日,从湖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现场传来捷报,荆门市代表团吴时强和刘云辉两位选手摘得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双人项目)金牌,走下颁奖台的二人难掩激动之情。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技能成才、技能兴市的荆门答卷。近年来,荆门市人社局建立健全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技能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素质稳步提升、活力充分释放。
荆门市将职业技能竞赛作为培养和挖掘优秀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以“湖北工匠杯”“荆工巧匠”等赛事为统领,带动职工参加各类技能比武、岗位练兵近百万人次,构建了“大家赛、大练兵、大创新”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全市上下掀起了“技能比武育荆工,百里挑一选巧匠”的热潮,起到了“以赛竞才、以赛提能、以赛促建”的效果。
同时,荆门市人社部门坚持以用为主,针对“最缺工”工种,坚持“企业缺什么育什么”“岗位用什么育什么”培训导向,推行产教融合、工学一体、校企合作,依托技工院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新技师和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设备培训等工匠培育行动;关注“一老一小”、家政护理等民生领域技能人才培养,着力实施“荆彩民间”劳务品牌创建行动,培育认定10个特色劳务品牌,让更多劳动者通过技能端稳就业饭碗;依托全市3所技工院校、6个公共就业训练中心、30个民办培训机构,年技能培训超过4万人次。
此外,荆门市实施多元评价机制,推动用人单位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社会化评价,遴选45家企业和社会化培训评价机构,推动评价服务惠及更多劳动者,实现用人者评人、评人者用人;推进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
截至目前,荆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2万人,高技能人才9.63万人;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扶持建成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16家、荆门“大工匠”工作室4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