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中,湖北代表团选手们带着对技艺的敬畏、对专业的热爱奋勇争先,用汗水与坚持书写着技能成长的动人篇章。王昭君在服装制版赛项中凭借扎实的功底、精准的操作脱颖而出,不仅为湖北斩获荣誉,更以自身经历诠释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得知获奖时,第一反应是惊喜又释然。”王昭君坦言,备赛时为攻克陌生题型、适应技术迭代,常和指导老师研究到深夜,无数次调整版型的付出,在获奖那一刻有了圆满回报。而这份成绩的核心,在于她突破了“新款式结构的精准判断”与“陌生题型的系统应对”两大难关。
备赛初期,面对不同面料拼接、特殊缝纫流程等难题,她曾束手无策,最终在老师指导下总结出“先分析面料特性、再确定版型结构、最后优化细节”的固定步骤,通过反复训练将方法内化为能力。
赛场之上,这份系统化思维成为她的“定心丸”。看到试卷上陌生题型的瞬间,曾因同类问题慌乱的她心跳骤加速,但依循总结的步骤逐步分析后,紧张感渐渐消散。当攻克面料拼接与特殊缝纫难题、看着合格成品成型时,她既为技术突破欣喜,更感受到比2021年首次参赛时的心态成熟——这份成长,正是对服装制版赛项“款式分析、结构设计、工艺处理”综合能力要求的最佳回应。

作为一名教师,这场比赛让王昭君的职业规划愈发清晰。她深知行业技术迭代迅速,计划深入研究新面料特性与新型制版技术,同时将比赛中的技术资料、解题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把“克服困难的经验”传递给学生。
“目标是成为‘既能紧跟行业技术、又能高效教学’的技能型教师。”王昭君的话语里满是坚定,从赛场突破到课堂育人,她正以匠心为针,缝合起技能提升与人才培养的纽带,在服装制版领域书写着传承与创新的答卷。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