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探秘世赛集训基地丨轨道交通技术:每天都在经历“极限挑战”

集训基地灯火通明,中国集训队队员、武汉铁院应届毕业生张肖翔和张恒仍在训练。在为被形容为列车“底盘”的转向架更换重达30公斤的轴箱端盖时,张肖翔扎紧马步,用大腿支撑住这个“大家伙”,再用手稳稳抽出端盖——留给它和车轴齿轮箱配合的间隙只有0.1mm,只要稍微手抖,就会卡住。“我们训练间隙经常练扎马步,不然下盘不稳。”张恒说。

image.png 

“列车上的设备看起来‘大号’,其实对精度的要求极高,要摸准它们的脾气,就得不停地练。”武汉铁院机车与车辆学院教师、集训教练组负责人胡翔介绍,如装车门,要装500多个零件和螺栓螺母垫片,所有参数都必须精确到0.1mm,某一处失之毫厘,整个车门就不稳了;再如为电力机车的“辫子”受电弓的电气部分进行安装布线时,选手需要在多个继电器中快速找到正确的继电器并安装、布线,按电路图及接线表的要求,大约需要制作150根线,为达到美观要求,选手得把这些线像梳头一样“梳通”,每隔5cm绑扎一次,扎带方向要一致,剪切要平整。

image.png 

“这是个难点,去年张肖翔和张恒备赛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时,是从最基础的电路图学起,到自己能画图、完成布线。最开始他们做一幅电路图的布线都要230分钟,练了几百次后,在赛场上,他们完成三幅电路图的准确布线只花了80分钟。”胡翔说。

备赛不仅是脑力活、手艺活,还是体力活。为应对重近百公斤的门扇,俯卧撑也成了选手们的必修课,且一次至少练100个,以锻炼臂力。“到现在,我们已经拆装车门几百次,光线都费了一两百卷,一卷一百米,总线长足够从我们藏龙岛拉到光谷了。”张恒说。

“基地里的设备价值达700多万元。世赛轨道交通技术项目有四个比赛模块,我们配置了三个模块的设备。张肖翔和张恒非常吃苦耐劳,他们是湖北去年唯一一组在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牌的高职师生,当时练得非常苦,两人都瘦了十来斤。现在他们已毕业入职铁路局了,仍继续没日没夜地练。”武汉铁院机车与车辆学院院长何成才说,据估计世赛的题目难度将上浮30%,队员们还将和指导老师们一起迎接更大挑战。